查看原文
其他

强推这部央视纪录片!由成理人掌机

再上央视的 成都理工大学本科招生
2024-08-22

成都理工大学上过很多次央视

这一次和以往都不一样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0《地理中国》栏目

首播人文地理系列纪录片

——《神奇的大相岭》

出镜专家、主创编导、拍摄和制作人员

均来自成都理工大学

该节目在播出后大受好评

接下来让小理来为你揭晓

这其中的奇妙之处吧~


近日,一部描绘了西南壮丽奇景和丰富人文特色的纪录片《神奇的大相岭》(上中下集)(下简称《大相岭》)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解开重重迷雾“破案”的地质专家,节奏紧张的解谜故事,清风雅雨的“央视级”美景画面,为观众提供了一场“自然&人文”的视听盛宴。

据悉,《神奇的大相岭》由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陈卓威副教授等师生、2014级戏文专业毕业生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地理·中国》导演董起章担任主创,出镜专家——地球科学学院邹灏教授和生态环境学院李景吉副教授以及文案、编导、后期等均来自成都理工大学。

▲摄制组合影

这是成都理工大学担任主创的纪录片首次登上央视平台,是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积极推进国家一流本科纪录片课程特色教学建设的一次尝试,更是成都理工大学主动服务双一流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工作的重要举措。

目前,在央视CCTV-10 科教栏目《地理·中国》仍可反复观看该片。

▲点击观看《神奇的大相岭》(上)


▲点击观看《神奇的大相岭》(中)


▲点击观看《神奇的大相岭》(下)

解谜:一座大山隔开的气象和山河

大相岭,地处雅安市荥经县和汉源县的交界地带,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盆周山区、龙门山褶皱带的南端;大相岭呈西北东南走向,与著名的胡焕庸线相交。大相岭地势险峻,在崇山峻岭间绵延100余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大相岭中的茶马古道也被称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中国古文明传播之路”之一。

▲大相岭地理位置
▲雅安大相岭山脉实景

在最初调研选题的路上,考察队起初计划和团队一起去荥经的牛背山踩点,却在穿越大相岭时,发现了其中的“神奇”,大家惊奇地发现,“一山之隔,气象差异万千。”


这句话后来也成为了节目的开篇语。带着强烈的好奇,团队把目标改为地理气候和人文特色上更有选题价值的大相岭。


名不见经传的大相岭,实际上有一条著名的泥巴山隧道穿越而过。全长10公里的泥巴山隧道不仅是西南地区最长的隧道,也是世界第一深埋隧道,隧道上面最高覆土层达1650米。


人们在穿越这条隧道时,无不惊叹山两头气象的变化。这种惊异的自然现象也吸引了团队另一位主创编导——央视的董起章(2014级戏文专业毕业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和出镜专家邹灏、李景吉以及部分广播电视专硕研究生和编导专业本科学生一起实地考察,总共制作出了三期节目。

▲前期野外调查

《大相岭》团队深入汉源、荥经两地,围绕两地山谷河流地貌、气候、人文历史、交通要道、非遗文化、水系分布及花椒、荥经砂器等国家地标产品等进行拍摄,全方位展示大相岭地质资源、地貌景观和南北自然景观的迥然不同之处,揭秘雅安气候和水系“天然分水岭”、汉源干热河谷的成因。


节目组解开了“一山之隔,两地迥异”的谜团。在节目里,邹灏告诉大家,大相岭的形成来源于造山运动,让四川盆地的南边界成了一个阻挡,“由于雅安的西部是高大的二郎山,它与西北东南走向的大相岭形成了一个喇叭地形,来自四川盆地的暖湿气流在盆地西部边缘受到山脉的阻挡,潮湿空气在此聚齐,形成降水丰富,多雨雾的气象。这里就是典型的华西雨屏带,自然的力量形成了一片凹陷的山间盆地,荥经就位于盆地的底部,来自四川盆地的水汽通过雅安后,更多的水汽汇聚在此。

▲雨城雅安

由于大相岭“恰到好处”的阻隔,汉源县虽与荥经仅有一山之隔,两者气候却迥然不同,山南山北的降水量最大相差了1000多毫米,同时还因为这种自然气候带来的差异,两地形成了迥异的人文风俗。

▲风城汉源

节目中,团队抽丝剥茧,调查细致入微,不仅解读了当地两侧极其相反的气候特征,还传授了丰富的自然地理知识;既有不同气候条件生成的文化景象,也描绘了独特地域文化的历史沿程;更令人惊喜的是,大相岭中憨态可掬的野外大熊猫以及传奇故事,荥经竹号、砂器等非遗项目,让整个节目妙趣横生。



攀登:在高温和焦灼中打磨节目

节目里,大相岭虽然青山绿水,草长莺飞,画面唯美,而在实际拍摄中,团队首先要克服的困难就是罕见的极端高温天气。


2022年8月,四川正在经历近年来最极端的天气,“四川热过吐鲁番”的新闻头条、持续多日的高温红色预警……这对亲身经历这场高温热浪的创作团队来说,无疑是一次艰巨的考验。


近40℃的持续高温让创作团队的拍摄进度几度停滞,即便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团队仍一直坚持在户外拍摄,每天爬山长途跋涉。


受拍摄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和盛夏连续高温天气影响,队员和出镜专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暑症状。

▲拍摄现场

他们实地拍摄了约5T的4K、8K视频素材。


在这里,他们记录下了堪称“化腐朽为神奇”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荥经砂器烧制的全过程,黏土和煤灰最后变成了闪着金属光泽的黑色器皿;


他们在这里捕捉到了省级非遗项目“民间竹号”的悠柔与清扬,曾起到军事联络功能的竹号现在吹出的都是岁月静好;


他们还将当地“风洞涛声”、王建城遗址、茶马古道和严道古城等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文化遗迹一一展现。


这些遗址和现象看似偶然,却又和独特的地质特征环环相扣。

▲专家在汉源王建古城考察

在拍摄的日子里,摄制组每天要背负几十斤的拍摄设备,行走茶马古道,穿越高山流水,徒步大相岭。


特别是在前往海拔2900米“草鞋坪”的经历,让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高志祥尤为印象深刻:“途中到处是碎石,当年的古道已经不能通行了,只能靠向导用砍刀开路。”


广播电视学硕士研究生杨晶莹第一次在野外深刻体验到了学校一直倡导的“优势特色学科交叉”,“在爬大相岭的时候,专家老师们在沿途的时候看到火山岩、花岗岩等都会很细心耐心地给我们科普,我们丰富了自身知识储备,收获满满。”


然而,拍摄也留下了些许遗憾。


在拍摄前期,由于各种原因,拍摄有着植物“大熊猫”“活化石”之称的珙桐树开花的计划一再推迟,错过了四月底拍摄到数十万亩野生“鸽子花”盛开的奇景。幸运的是,秋冬时节,拍摄组迎来了荥经的第一场雪。


考察组得知,下雪过后更容易发现动物走过的痕迹。这场雪为考察组更好地了解及拍摄野化放归大熊猫在野外的生存现状提供了便利。这才有了《大相岭》(下)中探寻野生熊猫活动痕迹的精彩镜头。

▲节目组跟随科研人员寻找大熊猫粪便

然而,让陈卓威没想到的是,最大的困难还在拍摄的后期处理方面。


在粗剪阶段,陈卓威调整了3次编辑文稿,已经达到了前期策划的效果。让他没想到的是,“素材都拍完了,《地理·中国》的总导演宫思成建议对原拍摄脚本的上下集内容进行前后交换。”


央视的平台不是那么好上的。


原脚本里,两位出镜专家带领两支队伍要分别从汉源方向和荥经方向攀登大相岭,最后在草鞋坪会师。


然而荥经多雨,山高路险且行程更长。团队虽然多次要求登山,但未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最终考察队只能放弃从荥经方向登草鞋坪。


这就导致创作团队需要改变全片结构,在剪辑阶段使出“乾坤大挪移”。即使陈卓威有着十多年纪录片授课和拍摄经验,遇到这样的事情还是非常“考手艺”。


最后,他巧妙地利用蒙太奇手法,将从汉源方向攀登大相岭草鞋坪作为阶段性的结尾,并将从荥经穿越泥巴山隧道到汉源的过程作为情节过渡。


团队把近5T的视频素材变成先荥经后汉源的编辑顺序,最终通过了央视审核。



挑战:从科学家到好“演员”

根据最终的编辑文稿,创作团队于去年11月再赴雅安进行补拍工作,出镜专家邹灏教授、李景吉副教授也决定一同前去。


对两位有出色科研成绩的专家来说,“出镜”好像比做科研难。


配合纪录片拍摄,不能太端着,也不能太放开,要通俗易懂,又要有科学含量。为此,两个标准的“理工男”深入研习了“表演课”。

▲镜头里的邹灏教授
▲镜头里的李景吉副教授

起初,他们想了很多“硬技巧”,比如科普过程中,他们采用了现场调查、研究成果图示化表达和旁白解说等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法,增加对专业语言的形象化表达。


但是还是因为面对镜头时表达过于“学术化”,讲述中出现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抽象概念,不符合《地理·中国》面向广众群体的高层次科普栏目定位,被NG了好多次。


拿出反复“做实验”的科研精神,出镜专家逐渐掌握了用“讲故事”来科普知识点的方法,面对镜头还开始主动地给观众设问,“知道横断山脉是世界上最年轻的群山之一吗?”“知道哪一种竹子是大相岭野生大熊猫的口粮竹吗?”“知道为什么荥经砂器是黑色的吗?”

▲李景吉副教授

渐渐地,这些科学家的动作也上来了。邹灏教授手持地质锤,一路“敲敲打打”,带领团队去揭示大相岭上火山岩与茶马古道之间的奥秘故事。


李景吉在野外拍摄现场,展示起他神农尝百草的“绝技”,各种可食用的植物浆果、叶片和茎秆都尝一尝,包括大熊猫吃的冷箭竹笋、树上的鲜花椒……艰苦的拍摄顿时充满了乐趣和惊喜。

▲邹灏教授

除此之外,《大相岭》很注意将民间俗语与学术语言结合起来进行科普。例如,因为其颜色黄白,质地细腻,粘性很强,沾水手感特别像抓黄鳝,所以被民间俗称为白鳝泥,然而,这种黏土的学名其实叫做“高岭土”;烧制荥经砂器的土坑因其形如馒头而被称为“馒头窑”;为了增加房屋采光、提高排水性能而建造的天井房也被戏称为“七星抱月”


经过主持人演播室录制、总导视、演示动画、内容自查、初稿审查等一系列复杂流程,团队完成纪录片“神奇的大相岭”(上中下集)的全部制作任务,于2022年12月通过央视定稿。


最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0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栏目在2023年3月15日-16日首播《大相岭》。



长路:从学院到广阔天地

CCTV-10 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是一档面向广众群体的高层次科普栏目,是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介绍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的一档节目。

▲《地理·中国》

作为有着13年历史的国内一流电视栏目,《地理·中国》在带着观众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这与成都理工大学的学校特色,以及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科学普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方向不谋而合。


近几年,学校成功获批三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川剧艺术普及基地等省级教学科研平台,充分挖掘非遗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通过创新艺术表现手段传递“人地共生”的生态观,打造富有成理文化属性的的非遗影像、非遗文创,是学校文化传承创新特色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央视纪录片的拍摄与播出,是成理人围绕总体目标的积极探索成果。 


据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副院长田力介绍,该项目是学院长期以来与包括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在内的业界单位长期合作积淀的结果。对方的合作邀请函发来以后,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院领导亲自部署此项工作,也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科研创作平台培育打造的重点工作。


项目纳入双一流学科文化传承创新专项和学校珠峰科学研究计划“青藏高原东缘藏彝走廊非遗文化地理图谱构建”,在人员配备、机器设备、选题策划、具体实施、经费管理阶段学院均派人全程参与督促项目高质量开展。


节目分别由编导、戏文系负责具体实施,分别由系副主任郭加佳和系支部书记陈卓威担任项目编导,带领部分本科生、广播电视专硕学生参与创作完成。


成都理工大学的创作团队与央视制作方的合作已经有三年,包括2021年登上平台的《神奇的河谷》。


双方在共创共赢的基础上,共同打造了一支专业的纪录片创作团队,充分发挥了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与学科交叉的融合优势,覆盖川渝和西藏地区进行人文地理纪录片的创作拍摄。


同时,创作团队以传承严谨学风和科学精神,与地球科学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生态环境学院、地球物理学院、沉积地质研究院等教学科研单位在选题、专家和科普等方面建立了紧密合作,将该文化传承与创新项目打造成了具有成都理工大学“双一流”特色的一张校园文化名片。


据悉,目前我校创作团队正在前期策划《神奇的冰川秘境》(上下集),这期节目将以古冰川遗迹为考察主线,展现青藏高原中的白玉县独特的人文风俗和动植物,探索自然环境与当地人之间的紧密联系与生物多样性。

名词解释:胡焕庸线

在1935年由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提出。胡焕庸线按照人口密度的格局,由黑龙江瑷珲(今黑河)至云南腾冲,把中国分成西半壁和东半壁,准确地刻画了中国的自然与人文地域分异规律。胡焕庸线大概呈45°角,东南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农耕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高;西北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人口密度低。


转自成都理工大学

文字优化|何萌

编辑|江婕妤

责任编辑|符明慧

成小理全媒体中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成都理工大学本科招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