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快与慢”新书预售 | 卢梭研究的“圣经式”著作《透明与障碍》

六点图书 六点图书 2020-02-25

“快与慢”文丛缘起

“轻与重”文丛,六点图书近期推出了2.0版的“快与慢”书系。

如果说,“轻与重”偏好“essai”的文体,尝试构筑一个“常识”的水库;“快与慢”书系则崇尚“logos”的言说,就像打一口“问题”的深井。

本书系的旨趣在于:且慢勿快。快,是绝大多数人的自由作为;慢,则是少数人的自觉理想。


Snow Storm,J.M.W. Turner,1842


《透明与障碍》

“快与慢”文丛(“轻与重”文丛2.0)之一


卢梭研究的“圣经式”著作

观念史、文艺批评和理论等领域的经典之作


名家推荐

卢梭的每位读者在今天都尤其受到斯塔罗宾斯基的杰出研究的指引……我当然重点参考了斯塔罗宾斯基的卢梭研究,特别是《透明与障碍》。

——雅克·德里达(J. Derrida)

 

《透明与障碍》一书的独创价值和精彩程度至今仍未被超越。

——朱迪丝·施克莱(J. N. Shklar)

 

唯有本雅明对波德莱尔的解读堪与此书媲美。

——卡尔海因茨·施蒂尔勒(K. Stierle)

 

《透明与障碍》是法语世界中文艺批评巅峰的无可取代的明证。   

——伊夫·博纳富瓦(Y. Bonnefoy)


透明与障碍:论让-雅克·卢梭 

[瑞士] 让·斯塔罗宾斯基  著

汪炜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11月,832页

本书为日内瓦学派代表人物让·斯塔罗宾斯基的博士论文和成名作,1957年一经出版旋即成为卢梭研究、观念史研究、文艺批评和理论等领域的经典之作,深刻影响了包括德里达、福柯等人在内的众多杰出的卢梭读者。


斯塔罗宾斯基细读卢梭,从中倾听卢梭至今依旧跳动的思想脉搏,写下了关于他思想的一份全新诊断书:透明与障碍。他尝试把卢梭的个体精气与几个世纪的政治想象和对峙加以重塑。


斯塔罗宾斯基始终将卢梭的个人命运与其思想脉络紧扣在一起,以其独到而精深的阐发,将卢梭的哲思与疯狂、政治与想象统一起来,字里行间散发出一股浓郁的诗人气质,其对卢梭极具创造性的解读和批评,堪称空前绝后。



作者译者简介
作者:让·斯塔罗宾斯基(Jean Starobinski,1920—2019),生于日内瓦,著名的瑞士文艺批评家和理论家、观念史学家、医学史学家,卢梭研究以及18世纪思想研究权威。早年求学于日内瓦大学,先后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和医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瑞士巴塞尔大学和日内瓦大学。他对启蒙时代以来的哲学、文学、艺术的思考,对忧郁症和解释学问题的探讨以及对蒙田、卢梭、狄德罗等思想家的研究尤享盛誉。 


译者:汪炜,湖北黄冈人,哲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主要从事早期现代哲学、语言哲学、美学、认识论等领域的研究。



目  录

译者前言

告读者

序言


第一章

《论科学与艺术》

“表面现象指控了我”

分裂的时代与透明的神话

历史知识与诗性幻象

格劳克斯神像

一种神义论:为人与上帝开脱


第二章

社会批判

原初的纯真

劳动,反思,骄傲

革命综合法

教育综合法


第三章

孤独

“把我的信念一劳永逸地确定下来”

然而,统一性是自然的吗?

内在冲突

魔法


第四章

蒙面纱的雕像

基督

伽拉忒亚

揭面纱的理论


第五章

《新爱洛漪丝》

音乐与透明

哀伤之情

节庆

平等

经济

神化

朱莉之死


第六章

误解

回归

“一言不发”

符号的力量

爱欲的交流

裸露癖

家庭教师


第七章

自传问题

如何描绘自身?

言无不尽


第八章

疾病

有罪的反思

重重障碍

沉默

无所作为

植物之谊


第九章

终身监禁

得偿所愿

两个法庭


第十章

水晶般透明

双重判决

“我就这样孑然于世了”


卢梭七论

卢梭与起源探寻

卢梭论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卢梭与语言的起源

卢梭与布丰

小说的歧异

遐思与嬗变

论卢梭的疾病


人名索引



精彩试读
序言

[瑞士] 让·斯塔罗宾斯基

汪炜  译


这并非一本传记,尽管在整体布局上,它恪守卢梭的态度与观念之发展的时间顺序;它更不是对这位日内瓦公民之哲学的系统阐述,尽管对一项足够严谨的研究来说,这种哲学的根本难题正构成它要探究的对象。


不论正当与否,卢梭都不愿将其思想与个体性、理论与个人命运区隔开来。应当在存在与观念的融合和混杂中,循着卢梭呈现给我们的那个样子去理解他。由此,我们便通向这样一处境地:分析让-雅克的文学创作,就好像它体现了一种想象的行动一般;研究他的行为举止,仿佛它们建构了一种真实的虚构似的。


冒险家、遐思者、哲学家、反哲学家、政治理论家、音乐家、被迫害妄想症患者——让雅克集所有这些身份于一身。不管其作品何等多样,我们依然相信,它可以被一道并不回避其任何面向的目光所看透和辨明——其作品是如此丰富,以至于它本身便足以向我们透露那些主题和动机。正是通过这些主题和动机,我们将既在其作品之离散的倾向中,亦在其统一的意向中把握住他的作品。当我们给予卢梭单纯的关切,不去过于仓促地为其定罪或开脱时,我们便将遭遇种种形象、种种纠缠不休的欲念、种种怀乡的思愁——它们以一种近乎恒久的方式牵引着让-雅克的行为举止,支配着他的种种活动。


我们尽可能将这项研究限定在如下范围之内,即考察和描述专属于让-雅克·卢梭的那个世界的种种结构。相较于一种压迫性的批评活动——这种批评习惯于从外部把它的价值、秩序和各种预设的分类强加上来——我们更喜欢这样一种阅读活动,它老老实实地致力于揭示那内在于其所探问的文本之中的秩序或无序,破解作者思想生发形成时所依据的那些符号和观念。


即便如此,这项研究也并未止于一种“内部分析”。因为很明显,如果置卢梭作品所要抗争的那个世界于不顾,我们就无法解释这些作品。正是在与一个不可接受之社会的冲突中,内在体验方获其独特功能。进一步来看,只有在同外部现实的一切令人满意的关系均告失效的地方,专属于内在生命的那片领地才得以被界定。卢梭渴望心灵的沟通与透明(transparence),然而他在这份期待中受挫了。于是,他选择了相反的道路:接受乃至挑起障碍(obstacle),这障碍使他得以退隐到逆来顺受的状态以及对其清白无辜的确信之中。


往期推送精选


点击标题即可回顾往期内容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六点图书—


六点,在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中是省略号,她象征着无限和绝对; 

六点,时间上平分钟表盘,不偏不倚,蕴含“时中”之意; 

六点,军事术语中即原点,思想的战场风雨变幻,我自岿然不动。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透明与障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