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穿越十七年漫长岁月完成的一次送达


开栏语:


人是情感动物,有喜怒哀乐、爱憎褒贬,法官其实也是普通人,只是职业性质决定了他们的日常是以一颗理智中立的心,听世间悲欢,辨真相谎言。工作中的他们始终将情绪与感受深藏,待夜幕落下,他们将法袍褪去,坐在寂静的办公室中撰文理卷之余,回想起近期的所见所闻,常会顿生一番感悟,不吐不快,这就是《法庭•五味瓶》栏目的由来。
本号正陆续推出《法庭•五味瓶》系列文章,为您讲述鲜为人知的法官办案故事,以细致笔墨描绘心路历程,带您体验法院人的甜酸苦辣咸。


张玮

惠山法院阳山法庭副庭长

一级法官





穿越十七年漫长岁月完成的一次送达



办案十多年,经手几千起案件,但多年前的一次送达寻人经历却在时间的长河里难掩痕迹,时常被我想起。


那是一对十七年前就已离婚的夫妻,离婚后女方果断带着不到一岁的孩子离开,并与亲人、朋友断绝了联系,消失在茫茫人海。十七年后,男方突然离世,当年那个不到一岁的孩子是必须参与分家析产诉讼的法定继承人。


“必须找到她!”但摆在我面前的难题却是,这个孩子在案卷中没有名字,没有住址,更没有联系方式,唯一可挖掘的线索便是她的父母曾经在隔壁的兄弟法院调解离婚。


立刻出发!当天下午一上班,我便赶到兄弟法院查阅调取十七年前的那份卷宗。翻阅完毕后,发现有用的信息只有孩子的名字和女方曾经的住址。这么多年过去了,孩子有无改名?她们是否还住在原来的地址?一切都是未知数。


在兄弟法院的帮助下,我立即赶到女方曾住址的辖区派出所进行查询。户籍窗口的工作人员查询后告知我,女方户口已于十五年前迁至另一住址:某某新村。再次扑空。


继续赶路!我马不停蹄地赶到某某新村所在地派出所进行查询。终于有所收获,我发现女方现在户口依旧在该新村61号4楼,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信息也在该户口上!至此,此次送达获得了重大进展。可惜的是,还是没有找到这对母女的联系方式,只能根据住址碰碰运气了。


开始找人!在仔细研究该新村的楼房位置图后,我开始寻找那个可能提供转机的“61号楼”。但我足足转了半个多小时,“61号楼”这块牌子仿佛在和我躲猫猫,一直不肯在我视野中出现。多次询问该村居民后,也未得知有效信息。无奈之下,我又回到派出所寻求帮助。


在社区民警指导下,我才发现原来61号楼深藏在60号和62号之间,并无独立门牌号码,所以连附近居民也不一定知道。来到这栋“无名楼”下,发现底层是商铺,上面是住宅楼,仅有四层。察觉到胜利近在咫尺的我一口气爬上四楼,敲门却无人应答。尝试着敲开了隔壁住户的门,才知道住宅楼的第四层是61号的6楼,因为底层的商铺算61号的一二楼。下了两层,我这才到了正确的4楼。


可惜,又是铁将军把门。好在后来通过隔壁邻居要到了的女方电话,没有多想,立即拨出。“嘟……嘟……嘟……”电话响了很久,无人接听,心中希望的火苗渐渐摇曳,再一阵小风仿佛就可以熄灭。就当我快要放弃的时候,电话那头突然传来了一个清脆的女方,“喂,您好哪位?”快速平复过山车一般的心情后,我用平静得不能再平静的声音、短得不能再短的语句表明了身份、介绍了案情,也提到了男方去世的消息以及要求她孩子参加诉讼的通知。


没有预料到的是,听到男方去世的消息后,女方在电话那端沉默片刻,突然嚎啕大哭、泣不成声......错愕片刻,我猛然意识到,行为上我只是几经周折完成了一个法律层面上的送达,但也在无意中,穿越了十七年漫长且厚重的岁月向她宣布了一个消息。无论十七年前他们因何种原因无法继续举案齐眉,也无论这些年间她将孩子抚养成人遭遇了多少艰辛不易,最终时间记录着的不曾联系的怨恨、不再谋面的笃定,都在一声声毫不掩饰的哭喊中灰飞烟灭、一笔勾销。十七年分处两地,再闻名已隔阴阳,她的感受旁人难以相通。


那一次特殊的送达,那一通直击心灵的电话,后来都不时提醒我,作为法官办理的每个案件,大到结果,小到细节,都能带给当事人真真切切的感受与反馈。处理案件时,我们只有怀有谦虚谨慎之心,如履薄冰地对待,才能不负案件背后的那一段段悲喜人生。




往期回顾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