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面对奥密克戎——高校学生亲历者说(四)




看过这些天同龄感染者的分享后

打败奥密克戎的信心又多了不少

但好像每个人的症状不尽相同

有些同学只需两三天便能转为“阳过”

有的小可爱症状则来的更急

面对不同的病症

我们该怎样快速地告别“阳群”呢

今天

让我们继续听听亲历者的声音

看看他们快速告别病毒的秘籍




症状轻微:好心态,很快打败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赵同学:

确诊当天觉得身上有些冷,抗原自测为阳性,当晚便开始发烧。主要症状是前两天发烧、头疼、腰疼、乏力。第三天开始嗓子疼、咳嗽,其他症状逐渐消失。第五天开始逐渐恢复正常。生病过程中,相比起身体的不舒服,良好的心态更为重要,它能够帮助自己加快恢复的速度,同时要及时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多吃多喝,多次少量。

在这次隔离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了辅导员及导师带给的温暖,在方舱治疗期间,辅导员和导师每天与我保持一次视频通话询问我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想方设法帮我解决一切困难,让我感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用爱为我筑起了坚强的后盾,支撑我战胜病毒,在此由衷地跟他们道一声感谢!



重庆大学 王同学:

得了新冠后的症状都相差不多,我第一天中午开始发烧,然后腿部肌肉和背部肌肉酸痛,那个时候比较痛苦。其实感染发烧了,自己备好药、躺下休息是更好的选择,对于轻症患者来说休息和水可以说是最好的治疗了,另外吃一点布洛芬和消炎药基本就可以缓解大多数症状。也许在家里准备更加充分,更能得到照顾。但是校园里的同学们也不用太担心,相比而言,在学校的我也得到了很多的照顾和关心。感染后,感谢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与支持!我实际上没有花太多精力去应对这次感染;同时也不用担心传染给家里老人、小孩,心理压力会小很多。



北京大学 周同学:

12月7日上午,感觉自己有一些头晕乏力,晚上9点左右开始发热。

12月8日上午,喝了两袋感冒药后,发烧和头晕有所好转。但是感觉眼睛看东西有一层雾,肱三头肌、脖子、腰很酸很痛,而且没有味觉。下午和晚上又陆续喝了几袋药后一直昏睡,醒来后发现浑身是汗。大家注意,如果有跟我类似的感觉就说明快好啦。

12月9日,第三天,嗓子有明显的疼痛感,也没有味觉,头昏消失了,肌肉还是有一点酸痛。但是身体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了,有食欲,也有精神看书学习。

经历过之后才发现,防了这么久的疫情已经跟感冒差不多,我希望大家放平心态,感染后不要惊慌,也祝大家永远都不要感染,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症状严重:不畏惧,都能挺过来!



清华大学 李同学:

隔离的第一晚,我发烧特别严重,是这辈子都没有感受过的那种难受。骨子里会感觉特别特别冷,盖任何东西都没有办法缓解,然后一直咳嗽,咳到没法睡觉。第二天、第三天的时候,咳嗽和发烧的症状都有所缓解。但是因为我平常是有一些基础病的,当时寻麻疹就发作了,我还有腰椎间盘突出,所以腰特别特别疼,到后面是浑身的骨头和肉都会非常非常疼。还有两天我是眼睛肿到睁不开,头疼头晕,很想睡觉,但一躺下又会咳嗽。直到第七、八天,其他症状都缓解了,只是会偶尔咳嗽,然后味觉还没有完全恢复。隔离期间,闭环管理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帮助我,我的老师和朋友们也都在密切关注我的情况,帮我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让我感到很暖心。



长安大学 刘同学:

离校返乡后的第五天,我被确诊得了新冠肺炎。生病第一天,嗓子有点疼,中午开始低烧。下午的时候,体温到达了39.5度,并出现了浑身酸痛无力、头昏眼花的症状,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反复醒来,难以入眠。第二天连续高烧且鼻塞,导致我不得不一直保持用嘴呼吸,晚上醒来的次数有所减少。第三天凌晨,觉得有些恶心,开始干呕。第三天、第四天体温也逐渐稳定在37度左右,鼻塞、浑身无力、头晕的症状也有所减弱。确诊的第五天,最明显的症状是喉咙疼,但总体而言已经好转不少,相信再过两天,会逐渐康复的。结合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也给大家提两点建议:首先,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积极调整心态。在确诊之后,老师和学校曾几次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鼓励我,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其次,还是要做好防护,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我身边有不少亲朋好友确诊,我发现每个人的症状和康复过程是因人而异的,但大部分都能够在一周内有所好转。



同学们的秘籍就像一颗定心丸

想必大家看完后又安心很多

国家也发布了

《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药目录第一版》

如果你不幸“中招”

对症解决,一定会很快活蹦乱跳的



虽然已经强调过很多次了但还是要再唠叨几句出门一定要做好防护放平心态、积极锻炼这样病毒就不敢靠近啦

各位小伙伴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评论区依然会派发“小中牌护盾不要忘记领取鸭


如何面对奥密克戎——高校学生亲历者说(三)


如何面对奥密克戎——高校学生亲历者说(二)


如何面对奥密克戎——高校学生亲历者说



中国大学生在线

来源:部分素材选自北京大学、清华小五爷园

封图:中山大学
策划:张宸
文字:范静雅(长治医学院)
排版:杜小冉(河北科技大学)
责编:张宸
审核:李玥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