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首部《临床分子诊断学》主编潘世扬教授访谈

蔡心轶 南京医科大学 2021-08-21

     《临床分子诊断学》日前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200万字的大部头由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我校第一附属医院检验学部主持。来自国内外近100位活跃在一线的从事分子诊断、分子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三方面的专家共同组成编写委员会,历时3年成书。它既是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十二五”重点专著,也是首部系统全面阐述临床分子诊断知识的专著。该书共收录具有临床分子诊断价值的生物标志物716种,疾病65种及16大类检测技术。该书一经发行,得到业界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好评如潮;首批付印的4000册《临床分子诊断学》在一个月内销售一空,在国内产生巨大影响。目前正筹印英文版,由人民卫生出版集团海外出版发行。  
        主编潘世扬教授从事临床重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分子标志物研究20余年。该书还收录了他的一项重大成果:一种非小细胞肺癌特异性的蛋白SP70。其存在于癌细胞的胞膜和胞浆,可促进癌细胞增殖,因此可将它用作肺癌检测诊断的分子靶标,同时也是抗肺癌治疗的理想作用靶点。同时具备诊断和治疗两种功能的分子靶标是非常少见的,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报道发现这样的分子靶标极少。
        前不久,记者采访了潘世扬教授。

记者:请简要介绍《临床分子诊断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初衷。
潘世扬:顾名思义,就是将分子标志物用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和患者预后判断等。分子标志物是《临床分子诊断学》的主角,他联系着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两个大的方面,它是一个“信号”——它异常了,往往表示身体受到了损伤。科学家们都在兢兢业业地寻找“好”的分子标志物。所谓“好”,不是指它对身体有益,而是:能反映疾病的状态或过程,包含着这种疾病丰富全面的信息,这样诊断和治疗才会更有效。
        我们这本书分成三部分:基本原理及技术、分子标志物及其检测和疾病分子诊断。第一部分介绍分子诊断项目走向临床应用过程中需经历的步骤。除经典技术,还阐述了纳米、质谱、生物芯片等近年用于临床的新技术。第二部分介绍近年来分子诊断标志物成果,包括肿瘤、感染、遗传病和人体各系统疾病的标志物。第三部分以诊疗路径为线索,系统阐述了常见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疗常规,重点介绍分子诊断应用。
        大量疾病相关的生物分子不断被发现和走进临床,分子诊断已获得广泛应用。医生需要了解越来越多的分子诊断项目,检验人员需要紧跟技术步伐,研究成果需要转化为临床应用。

记者:请您谈谈这本书的独到之处。
潘世扬:以“临床”二字开头,最大特色就是面向临床,也就是“怎么用”。以前同类书籍多以技术、原理为主,病种通常仅仅涵盖感染性和遗传性疾病。而我们从人体各系统疾病出发,结合案例,大篇幅介绍临床应用。
        比如阐述分子标志物时,不仅介绍靶标本身,还介绍对应的检测技术;全面覆盖呼吸、消化等各系统,病种包括肿瘤、高血压、哮喘、阿尔兹海默病、病毒性肝炎、红斑狼疮等65种,不但介绍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疗常规,也运用分子诊断其病因,更有助于加强临床和检验之间的沟通。可以说这是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系统介绍分子诊断临床应用的书。
        首先,我们把研究对象明确界定为具有诊断价值的分子标志物,框定了“诊断”这一范畴;第二,书中收录的716种标志物全部来自临床,从诊断角度选择,并面向临床;第三,对于检测技术的选择,完全从临床角度进行评估优化,寻找精确、重复性好、性价比高的“临床技术”,而不是相对昂贵的“研究技术”;第四,直接针对疾病,揭示靶标的临床诊断意义,力求纳入更多新的内容。
        总之,从发现标记物、建立检测方法、方法学评价、转化为临床检测项目、应用于临床的整套思路及流程,我都写入了书中,希望能对临床医生、研发人员和基础研究者均有所帮助。


记者:你们是如何探索发现分子标志物并转化为临床应用的?
潘世扬: 据统计,全球每年投入100亿左右的美元用于肿瘤、感染以及心血管等重大疾病诊断研究,其重点在于寻找合适的分子靶标,但是就癌症诊断而言,近10年来仅有HE4和proGRP被用于临床卵巢癌和小细胞肺癌两个进入到常规的肿瘤标志物的行列,加上为数不多的一些分子靶向性治疗的检测标志物HER-2以及EGFR等也不超过十项。基因组学研究开展了近十年,为何临床成果较少?
        人体有近3万个基因,蛋白质有几十万种。有观点认为疾病源于基因改变,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因为这需要一个前提,即基因改变导致的细胞异常并且这样的异常与具体的疾病是对应的。而实际上,因为体细胞中的基因分别来自父母,大多数情况下,某一等位基因异常并不出现疾病,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疾病都是显性遗传;另一方面,并不是没有基因异常就一定不会出现其转录和翻译的蛋白产物的改变。因此,很难说某疾病发生时的主要病理因素是出自基因?还是蛋白?所以说临床分子诊断不应局限于核酸或基因作为检测靶标。
        蛋白质是细胞功能的具体执行者,疾病往往与它直接相关。从基因到发挥生物学功能的蛋白之间,有很多的影响因素。现今分子标志物的发现检测方法的建立多借助于现代生物技术手段,通常是从差异表达的基因和蛋白质出发,通过基因工程,人工表达蛋白,制备抗体,建立针对该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但人工表达的蛋白和天然蛋白还是有许多细微差别。就好比相同的人,穿上不同的衣服,形象可能就大不一样。因此,这样的标志物和抗体用于临床,效果常常不理想。
        我们的研究是从天然的蛋白质出发,临床标本是我们研究的切入点。这样寻找标志物,制备抗体,是一种“笨”办法、“老”办法。首先需要建立抗体库,抗体筛选工作繁重无比,1000个对象,也许999个抗体是针对正常组织的,仅仅有一个是针对肿瘤组织的。但是这样一来, 能发现肿瘤特异性的分子标志物,而且得到的抗体特异性非常好。
        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标志物SP70也是本书的亮点。我们已经基于SP70建立了,ELISA、免疫组化、胶体金试纸条、免疫荧光和SCLCC(特异性循环肺癌细胞)等检测方法。我们的SCLCC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与当前强生公司Cellsearch相比,其敏感度高出1000倍。目前,在临床上已检测500例以上,与病理分析的符合度达78%,所需要的检测技术平台是普通的流式细胞仪,成本较Cellsearch技术平台低得多,沿海发达地区县级医院就可以开展此项检测工作。


记者:著作问世广受好评,你现在的心情如何?
潘世扬: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赶上了好时机,遇到了好环境,在总结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长期系统的研究计划,构建庞大的抗体库、临床肿瘤病人血液标本库开展潜心系统的研究。通常发现一个有价值的标志物需要20年,将一个被确认的标志物用到临床又往往需20年以上。
        除了一点幸运,20年的积累更重要。从1987年本科毕业到现在,才渐渐看到学问的一点点庐山真面目。工作经验告诉我,离开临床的纯基础研究是不可能做出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科研成果的。因此,十余年中,我特别注重临床资源积累,现在我不仅拥有自己的肿瘤抗体库、同时还收集并建立了肿瘤患者的血液样本库,加上医院建立的对应患者组织标本库,使得我们的肿瘤分子靶标的发现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在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时,当我介绍到我们拥有1万个肿瘤病例的血液样本可以用于肿瘤标志物的研究时,国际顶级的研究者都叹为观止。
        当然,现在不少分子诊断技术尚处研究阶段,要真正在应用临床还有一段路要走。但我相信,我们的研究从临床实用思路出发,充分利用现有临床检验专业的各种资源,可以大幅度地缩短研究转化周期,我将有幸目睹自己更多的成果应用于临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