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有些“规矩”还是不“遵守”的好!

2016-10-24 生活家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从小,我们就被大人教育要守“规矩”,做个懂事的乖孩子。殊不知,有一些“规矩”,却在无形中扼杀孩子天真活泼的天性,成为这些非人性规矩下的受害者和牺牲品,今天我们就追随《没有不学习的孩子,只有不懂爱的教育》一书的作者周晓理女士来看看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不人性的规矩都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规避这些规矩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没有不学习的孩子,只有不懂爱的教育》

作者:周晓理著

ISBN:9787313156389

定价:38元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午,菲儿放学回来。


菲儿嚷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


“菲儿,今天在学校开心吗?”我笑着问她。


菲儿快乐地说:“开心!同学们都开心!不过,我们张老师今天不开心!”


我好奇:“哦?张老师为什么不开心? ”


“妈妈,是有关‘规矩’的事情。今天早上老师站在讲台上,板着脸,很生气,对我们发脾气,凶我们,‘哼!你们班太不像话了,我定的规矩不好好遵守,全当耳边风!你们这么小,就不好好听话,长大还怎么学好?’”


我疑惑:“菲儿,老师要求你们遵守什么样的‘规矩’? ”


菲儿认认真真讲了起来:“老师给我们定的规矩有好多。第一,早读课不准闹哄哄,讲闲话,全班集体认真读书。第二,上课要专心听讲,不准做小动作,不能讲话,不能开小差。第三,上课要坐端正,双手重叠放在桌子上,背坐直,没有特殊情况不能乱动。第四,课间不能到操场上去疯跑,只能在教室里或走廊上玩。我们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没有遵守这些规矩,所以她很生气,今天就骂了我们。她还说,下次谁不遵守这些规矩,谁就要受罚。”


听菲儿说完这些“规矩”,我忽然感悟:很多时候,成人对孩子的生气和责备毫无道理。成人总是想当然地把他们认为“合理”、“正确”的东西强加给孩子,当孩子出于天性无法接受,有时甚至想挣脱这些所谓“合理”、“正确”的东西时,成人却认为孩子不守规矩、犯了大错,要加以“惩罚”或“修正”。

不可否认,人的生活需要规矩和秩序,人方能成为理性智慧之人。但规矩却有合理规矩和不合理规矩之分,即符合人性的规矩和不符合人性的规矩。合乎人性的规矩对人的成长有益,给人健康和幸福;而不合人性的规矩则会摧残人和教坏人。


看看菲儿老师为孩子们制定的“规矩”,这些“规矩”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吗?



关于早读课的规矩

每天早读课,老师要求六、七岁的孩子主动、积极、认真地反复朗读已学过的语文课文,谁不认真读,谁就要受罚。这样的读书符合儿童的求知特点和求知欲望吗?


为何孩子对早读课表现出不情愿、厌烦甚至排斥?为何孩子在早读课无法做到专注、认真、好学?


6岁的孩子刚刚跨入求知的大门,好奇心强,学习兴趣很浓,可却被成人强迫反复咀嚼一本教科书,反复朗读课文、词语、数学公式。孩子出于本能会抵抗这种枯燥乏味的读书。因而,早读课上孩子无法做到专心认真读书,会闹哄哄、开小差。可面对孩子“不情愿读书”的状态,成人不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符合孩子的求知天性,是否尊重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却只是想通过“惩罚的暴力教育”来迫使孩子就范,遵从自己的教育意志。这合理吗?



关于上课专心听讲的规矩

上课固然要认真听讲,但孩子若不专心听讲,这一定是孩子的错吗?成人需不需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教学方法过于枯燥乏味?教学态度过于威严呆板?


人的求知欲望与生俱来,孩童更是如此,孩子对于他们感兴趣的人和事会非常专注与投入。成人若要孩子专注于学习或某件事情,则应努力使自己的教学尊重孩子的求知特点和求知心理,激发孩子的好奇与兴趣,让学习成为一种主动、一种快乐。如此潜移默化,孩子自然爱上求知。


事实上,成人不应把“上课认真听讲”作为一种外化规则强迫孩子去做,成人应使“上课认真听讲”内化为孩子自觉主动的行为,让孩子在自主的行为中感到快乐与陶醉。成人若通过制定僵硬的规则并辅以“惩罚”与“高压”的手段强迫孩子专注认真,这只会把学习变为一种逼迫和负担,学生会厌学,老师的教学也会徒劳。



关于课堂坐姿的规矩

很多成人很反感孩子的好动,并想制服这种好动行为,因而提出严格的坐姿要求:在一堂课内保持坐姿端正,不能乱动。这样的要求符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吗?

儿童有一个特点:儿童难以长时间承受某种不变、规范性的动作,他们的身体、心理、行为常处于易变活跃的状态。若强迫孩子长时间保持一个标准坐姿,会让孩子感到身心受束缚,毕竟他们弱小的身体难以承受像士兵一样的训练。身体一旦受到束缚,心灵也无法快乐,那又如何更好地汲取知识呢?


孩子的坐姿不够标准端正,这是儿童的特点,也是儿童的正常行为,不是什么大错。我们成人要认可并尊重儿童自然健康的行为,孩子才可能愉快地学习。成人不应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坐姿端正”上,苛求孩子的坐姿,甚至以坐姿标准衡量孩子学习是否认真,成人应更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情绪是否积极、主动和愉快。



关于课间休息的规矩

菲儿说,老师看到有些孩子课间玩耍会很生气,会训斥和责罚孩子。因为他们破坏了老师定的“课间规矩”。可仔细想想,这个规矩合理吗?


有些孩子出于天性硬要争取“玩”的自由和权利,他们便会被老师与家长列入“不听话孩子”、“坏孩子”的黑名单里,会遭批评和惩罚;而听老师话、照老师规矩做的孩子,却因为遵守“规矩”而丧失他们的童真、快乐和健康。


所以,论及规矩,我们成人应多一些智慧和爱。


我们应给予孩子合乎人性的规矩,让孩子最初就能按人性的规矩生活,并明白合乎人性的规矩带给人幸福,正如成人需要合乎人性的社会制度才会有幸福一样。

孩子不应成为非人性规矩下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可购买本书,优惠多多哦!



微信号:sjtupress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微信团队制作

如果您认同本文的理念和内容,请在最下方点赞,在右上角转发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