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橘子洲头重读《沁园春-长沙》

2017-06-13 夏永林 老夏说课

与同事赴湖南几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及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调研。由于所住宾馆离橘子洲头不远,于是结伴去看看,拜谒青年毛泽东石雕塑像。一路上,过去曾经学习背诵过的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的诗句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来。借此再一次重新学习这一诗篇。

1. 橘子洲头的美景        


    2. 《沁园春长沙》 欣赏    

沁园春-长沙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万类霜天竞自由。

  •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粪土当年万户侯。

  •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306gycywo&width=500&height=375&auto=0

   3.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于1925年12月。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写《沁园春·长沙》时的毛泽东时年33岁。当年,革命形势高涨,群众运动风起云涌。一月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九月毛泽东在广州参与国民党“二大”的筹备工作,十月被推选为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毛泽东意气风发,心情很是舒畅。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一号。 
  一九二五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也遍及十几个省,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这时候,一方面是工农革命运动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镇压。那么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是继续维护黑暗衰退的反动统治,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进步,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向的力量,这些问题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一九二五年二月他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八月从韶山到长沙,九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长沙》。

   4. 对这首词的赏析    

这首词刚健遒劲,情采飞扬,表达出青年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理想和乐观自信、魅力非凡的胸襟、气度,也显示出他诗词艺术的充分成熟和高度成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使全词遂达于高潮。 “谁主沉浮?”这个囊括悠悠时空、茫茫大地,涵盖人类历史、现实斗争的大问题,正体现了本篇的中心思想。这里凝结着作者关乎时代、社会前途的深沉思考,烙印着他对民族、对祖国的命运的灼热关注和苦心求索。 

对长沙、对橘子洲,毛泽东有着太多的追忆。他曾在省立第一师范求学和进行革命活动长达5年之久,以后又多次居留长沙。在岳麓山下,他发起成立新民学会,与蔡和森、何叔衡、陈昌、张昆弟、罗学瓒等“同学少年”或“书生”一起,立誓为国家民族服务。他在长沙主编过《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组织平民夜校和文化书社,“指点江山”,评论时政,写下了篇篇激昂慷慨的宏文华章。袁世凯准备称帝,他所任命的湘督汤芗铭积极拥戴,毛泽东四处印发小册子,加以揭露抨击;张敬尧督湘,他又领导“驱张运动”,把这些反动军阀看得如同粪土一般。词中“恰”字以下的又一组领字长句,就是对这些活动的真实而形象的写照! 结尾三句不仅表现了作者和“百侣”那种一往无前奋勇搏击的豪情壮志,而且也昭示人们:“主沉浮”的伟大革命理想的实现,必定需要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当代青年学生应当从这首诗词中学习青年毛泽东和他那个时代的一批风华正茂的同学们,面对国家和民族面临着灾难与危机之时所表现出来的责任与担当意识,认真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自己作为未来社会主体的担当与历史使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