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夏与青年教师谈思政课教学(29)——关于思政课讲得好与不好的一点感悟!

夏永林 老夏说课
2024-09-23

对全国的思政人来讲,自2016年全国思政工作会议之后,对于建好讲好思政课的政策支持的力度及育人环境变化都是前所未有的。对于各个学校及承担思政课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而言,建好思政课不是一项常规性的教育教学工作,而是对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与完成的政治要求和任务,这在所有的课程中有这种要求的应当是独一份。而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更多的是与如何讲好思政课的要求有关。对于教师而言,讲好课程是本职工作,一名教师讲不好课、学生不满意、不欢迎、不爱听,作为教师情以何堪。当然,一名教师从初入职场走上讲台,到讲课受学生欢迎是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但不能始终在路上。入职三两年的教师可讲的不太理想是完全正常的,但是入职五年、十年的,依然突破不了讲课的瓶颈,对于课程内容的把握和教学技巧的运用都不理想的话,恐怕就不能只用外在的因素进行搪塞了,因为时间不等人、尤其是对于思政课的要求甚高,教师不努力是不行的。因此,讲好思政课就成为当下思政课建设的核心问题。

但是,目前围绕着讲好思政课的问题,绝大多数还是围绕着“讲好的意义”和“为什么要讲好”的阐释上,而对于为什么讲的不够好或者就是讲的不好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从根本上想方设法讲好思政课的却不多。

最近,天气太热,自己的血糖指标也有点高,于是被要求饭后到操场走步。我个人对于打个球的运动还是挺感兴趣的,就是不爱走路,觉得无聊。今天在走的过程中发现和尝试了一个好的办法,就是在走路的过程中,打开手机的语音功能、使用录音系统把我自己想的事儿说出来,手机就能够把它转化为文字,这样的话走路下来,一篇小小的推文的基本框架就出来了。回去之后再修改和润色一下,就是一篇可以推送的小文章。这样走起路来也不觉得那么的枯草。

今天在网络上浏览了一段小视频,又使我对于这一问题有了一点感悟,发出来和大家进行交流。小视频的内容是“章义伍讲流程”。我最近经常在小视频中看或听麦当劳前高管章义伍讲流程的案例并进行学习。

流程管理是企业管理及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它的内涵是指从公司战略出发、从满足客户需求出发、从业务出发,进行流程规划与建设,建立流程组织机构,明确流程管理责任,监控与评审流程运行绩效,适时进行流程变革。流程管理的目的在于使流程能够适应行业经营环境,能够体现先进实用的管理思想,能够借鉴标杆企业的做法,能够有效融入公司战略要素,能够引入跨部门的协调机制,使公司降低成本、缩减时间、提高质量、方便客户,提升综合竞争力。流程管理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的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

因为自己过去也讲授过《营销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创业管理》等管理类课程,对于视频中讲的流程管理对于做事儿的重要性或意义的理解还是有点基础的,我们现在经常讲一句话叫“制度管人、流程管事”,说明规范化的流程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种很重要的程序。今天的小视频主要围绕着对“员工流失”的分析。本来想插一段视频,但是目前关于视频、音频、图片等是不是会引起一些版权的问题,这里就不加了也不是我要写的重点。

章义伍在讲到企业内部一些重要的岗位留不住人的问题时,人力资源部门分析的第一位的原因就是“薪酬不到位”,结果加了薪酬依然还是留不住。他在讲到如何深入地进行调研,了解“客户——员工也是特殊的客户”不满意的原因时,发现对于相对高一些级别的岗位,影响员工是否留得住的深层次原因,薪酬却不是第一位的因素,反而像“不公平的对待”、“不良的沟通”、“缺乏成长的机会”等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当然只写因素的提取绝不是凭脑瓜想象出来的,而是用行为科学的思维对各种“满意度”进行调研的结果。只有精准地调研,才能发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那么解决起来的针对性就强一些。

我从这个小视频的内容联想到思政课这个工作,是不是也可以从中受到一些启发?当下为什么要讲好思政课的大道理绝不用我们做重复性的解说。如果我们仔仔细细地读一读“全国思政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关于“大思政课的论述”和在中国人民大学视察的讲话等等,关于为什么要讲好思政课道理早已经阐述地十分清楚了。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绝不应当只是靠重复解释和最多做一些阐释性的工作来体现我们的价值。我们的价值应当在于能够发现真正的问题和真正能够想办法去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来体现。

学生为什么不爱听我们的课?对于这样的问题,思政课教师急于想知道背后的原因,事实上我们的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也非常想知道这背后的原因。但事实上我们却很少有人下功夫去调研调研。国家针对这样的问题也设了不少的课题,但是这些课题的研究最终不过是发几篇文章而已。其实,对于思政课建设而言,我们缺的根本不是什么文章,哪怕是什么“核心”,我们缺的是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和有针对性的问题分析。我们的思政课到底好不好,不是靠我们自我的宣传,不是我们自己说好就是好了。当前,我们从各种各样的媒体报道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思政课建设形势一片大好,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的思想问题”,似乎思政课固有的“针对性问题、思想性问题、理论性问题、亲和力问题、实效性问题”等都得到了化解。甚至有些调研用80%、甚至90%以上的学生认为思政课讲得好,这显然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不符。我们的思政课做得如何好、讲得如何有效。客观地讲是有了一定的改变,这首先是政策环境变了、支持力度加强了的结果,才会出现一些所谓的亮点工作。但是思政课到底讲得好不好,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判断就是学生的判断。为什么我们自认为是“一流课程”“金课”“示范课程”,但学生却不买账。

学生对我们的课程是否认可的一种态度,就像股票市场一样,小股东最终是用脚来投票,有些事情他决定不了,但他可以用行为来表达。过去学生对我们的课程不满意主要是翘课,表现为到课率很低;现在各个学校都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用增强到课率作为衡量思政课好坏的标准。虽然我们可以用制度规定约束学生不到课的情况,但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到课率高了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你用制度可以约束学生不让上课看手机,但是你可以管得了他的手机之物,但是你却管不住他思手机之心。所以,对学生来讲,他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应对你;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现在的学生会很配合你,你要他做到什么他就会做到什么,上课频频点头、配合你的提问,让他进行什么样的评价他就会做到什么样的评价,但是事实上来讲,我们讲的东西究竟对他有多大的影响,我们却不能准确的把握。

我们调研的很少甚至就不调研,我们的思政课教学往往是站在思政课建设的角度、站在一个教师的角度、站在讲的内容对学生有意义的角度来做我们的工作,尽管这些视角看起来都没有问题,但是这些高大上事实上是“高大空”的东西落不到实处,漂浮在空中,距离学生很远很远。你解决不了学生的实际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地对我们敬而远之。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真正发自内心的需要的比例究竟有多高、功利性学习的比例到底有多高,虽然我自己没有准确的数字,但是这样的问题事实上是不证明白的事。所以,我们讲的内容无疑都是有意义的,但是对于接受者来讲,离我太远我不感兴趣。

另外,思政课从本质上来讲,是解决人的思想、人的价值观等这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绝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能够解决的问题,是有多种因素、多个环境、多次影响等综合性的结果。我们不要指望一次课一门课就彻底改变了人生一般一,对一个人来讲,参加某一次活动、进入某一种情境,受到了某种巨大感染力和冲击力影响而在思想上有巨大改变的,这种情况是有的但只是偶然的特例;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不可能用一次活动就能够彻底解决了他的思想问题、价值观的问题。我们一门课、一节课能够对学生产生某一点儿影响就相当的了不起了。我们现在的期望值高,总想“毕其功于一役”,大而全地讲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思政课上,也就是我以前提到过一个标准就是要把思政课讲得在政治上有高度、理论上有深度、情感上有温度、知识上有广度、方法上有效度,特别是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和理论,特别是希望学生能掌握系统的知识合理的同时,还要解决他信不信的问题。这些要求对于学生而言不大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讲,这样的要求才是真正的压力所在。

讲好思政课在目前这种状态下,仅仅培养几个竞赛标兵、展示的一等奖等,不会改变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总体现状,有时甚至适得其反,这样的指挥棒引导青年教师做出一些短期行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除了加强思政课教师整体的集体备课、集中培训和集中研讨之外,从今天我观看视频得出的一点启示就是下决心、下功夫去了解学生对于思政课的真实想法,不同类型的高校的学生会想的是一样的问题吗?如果全部是整齐划一的一刀切培训,也不会有什么针对性的。搞清问题比解决更重要,但是没有人愿意花时间精力去做这样的事,费时费力不讨好,关键是有些东西发不了文章,所以对于不少的思政课教师而言,只能是得过且过,完成教学的数量比提高效果要迫切一些。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老夏说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