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 | 《递归与偶然》:重启技术之思

六点图书 2022-07-13


许煜技术哲学反思系列第三本著作。

在令人不安的人类世困境中,审慎而充满希冀地重启技术之思。




递归与偶然

许煜 著

苏子滢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

2020.10



许煜在第一届网络社会年会上做主题报告

媒体推荐

许煜把我们自认为了解的东西变得陌生,他暗示我们需要了解偶然性,即无法做准备、不能被轻易预期或捕捉的机遇。正如奥德修斯带着桨上岸,这里有种放弃,甚至是拥抱荒诞性的意味,哪怕在技术本身的问题上也拒绝熟悉感。

——霍华德·卡吉尔(Howard Caygill)
伦敦金斯顿大学现代欧洲哲学研究中心


本书将250年思想历程中不同的作者、学说和潜在问题,有力地归拢到书名的两个概念之下。“递归”与“偶然”在概念上更进一步的灵活运用,或许能化解作为人类学普遍概念和经济剥削手段的技术之支配性局面。

——《哲学季刊》(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作为近年来最富有洞见的年轻哲学家之一,许煜的第三本著作重拾起一度荒弃的思想弧线,从欧洲和中国传统中重整控制论、有机主义和器官学,以思考人工地球时代多元主义的可能性。

——卡尔·米切姆(Carl Mitcham)
美国哲学与技术学会首任主席


一次生动的思想多元实验。许煜邀请读者从宇宙技术的角度展开思考,独辟蹊径地通达有关技术与文化、自然与机制、逻辑与存在的问题,将其源流及当下发展展现无遗。

——马修·富勒(Matthew Fuller)
伦敦大学金匠学院


关于本书

生活在深受技术影响的21世纪,“如何理解技术”是每一个现代人无法逃避的问题。本书从递归和偶然这两个概念出发,运用系统论和有机论的思想资源,重启了中西思想资源中对技术的思考与反思,深入地讨论了欧洲现代和当代哲学,同时也以李约瑟为中介,来讨论中国思想的相关性。为我们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提供具有中国原创性的思考答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本书采用递归和偶然作为两个基本概念来研究自然与技术、机器与生物、系统与自由之间的关系。作者从康德所阐述的有机思想开始,经过自然哲学,到20世纪的有机主义(organicism)和器官学(organology),重构了思想的进程,质疑了在算法偶然性、生态学和算法灾难时代哲学思考的新条件,而这一条件海德格尔称之为哲学的终结。本书围绕以下思辩问题申述:如果在哲学传统中,偶然性的概念总是与自然法则相关,那么我们将如何理解与技术系统相关的偶然性?作者将递归性作为与笛卡尔机械主义的割裂以及系统构造的驱动,详细阐述了在这个认识论断裂中偶然性的必要性,在其中,自然结束而系统出现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们将看到德国观念主义是控制论的先驱,而人类世和灵知圈指向一个巨大的控制论系统的实现,这迫使我们回到自由的问题。作者质疑绝对偶然性这一概念并提出宇宙技术多元主义。本书深入地讨论了欧洲现代和当代哲学,同时也以李约瑟为中介,来讨论中国思想的相关性,涉及控制论、数学、人工智能和非人主义等主题。

作者简介

许煜(Yuk Hui),于英国金匠学院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后在法国进行博士后研究,并在德国完成哲学教授资格论文。先后任教于德国吕纳堡大学、包豪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现于香港城市大学教授技术哲学与美学。

专著包括《论数码物的存在》(On the Existence of Digital Objects,2016)、《论中国的技术问题》(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in China. An Essay in Cosmotechnics,2017)、《递归与偶然》(Recursivity and Contingency,2019)以及即将出版的Art and Cosmotechnics(2020),并已有德、法、意、俄、韩、日等多国译本。


目录

前言(霍华德·卡吉尔)


导论 迷幻的生成

§1理性的冒险

§2不可见的自然,可见的心灵

§3偶然性与终极性

§4超越机械主义和生机论

§5伟大的完结

§6器官的冲突

§7生态学之后,太阳灾难之前

§8未来的宇宙学家


第一章 自然与递归

§9康德与系统模型

§10哲学的有机条件

§11费希特的“我”的递归性

§12灵魂与自然的循环运动

§13《自然哲学》中的递归性

§14有机主义者与生态学范式

§15一般有机体,盖亚或人造地球


第二章 逻辑与偶然

§16《精神现象学》中的递归性

§17有机主义者与反身逻辑

§18“概念在自然中的虚弱性”

§19自然之死作为逻辑的肯定

§20一般递归与图灵机

§21维纳的莱布尼茨主义

§22控制论的控制论

§23辩证法的信息

§24不可计算性与算法偶然性


第三章 被组织的无机

§25从有机主义到器官学

§26形式与火,或生命

§27笛卡尔与机械器官

§28康德作为技术哲学家

§29《创造进化论》中的器官学

§30规范与意外

§31诡异的火


第四章 组织性的无机

§32普遍控制论,一般流程学

§33心灵与集体个体化中的递归性

§34偶然性的器官学

§35自然或艺术

§36第三预存与先占

§37无机有机性或生态学

§38背景的原则


第五章 剩余的非人

§39后现代性与递归性

§40技术圈或基督发生论

§41非人对抗系统

§42系统后的偶然性,或技术多样性

§43感知性与修通

§44有机主义,器官学和宇宙技术


参考文献

索引


试读


迷幻的生成

(节选)


服从人的劝告也是一种律法。

——赫拉克利特,《残篇》33


这本书主要是关于控制论的。它旨在通过对有机(organic)概念的质询,理解一般意义上的系统的演化,尤其是技术系统的出现;有机概念标志着与早期现代性主导的机械世界观的断裂。我们将尝试根据两个指导概念,递归性和偶然性,来研究系统的起源。这两个概念都从概念和物质两方面促使了技术系统的出现和不断改进。这种对技术系统的解读也伴随着一种不断演变的自然概念,我们会发现一条从浪漫主义式的第一自然第二自然——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自然被当成“持存”(standing-reserve)——的轨迹;或许还有第三自然,它不是被理解为浪漫主义自然或持存的自然,而是体现在我所说的宇宙技术cosmotechnics)概念中。
我们希望借助递归性和偶然性,对有机在哲学中的理论化作出历史批判性的阐述,这种理论化产生了20世纪的两条主要思维脉络:有机主义(organicism,生态学和控制论)与器官学(organology)。我们试图表明,考虑到数码机器在全球范围内“正变得有机”,以及德日进(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所说的“欧米伽点”(omega point)或“理智圈反思的最终点”(final point of Noospheric reflection),我们有必要重新探讨有机的概念,以新的方式理解哲学化的条件。这种新状况使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德国理念论哲学家探讨的系统与自由之间的张力。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基本上忽视了工业革命,我们知道,这导致了马克思的经济唯物主义批判。我们将反思新一轮工业化浪潮造成的技术系统日益强化的状况,这些技术系统是由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各种具有超人类主义意识形态,试图超越人与政治的极限的监控技术推动的。为了说明这一假设,我们将走过一段漫长的旅程,穿越理性的剧场。

§1理性的冒险
首先我想提出一个核心论点:自1790年康德的第三批判发表以来,有机概念已经成为哲学化的新条件。这是哲学在经历机械时代后的重新开始,随后它又朝其他方向发展:生机论(vitalism)、有机主义、系统论、控制论、器官学等。自然科学研究,尤其是自然主义者们的研究,已经把有机引入哲学,既作为一种新的形而上学对象,也作为机械主义生命观的解毒剂。与钟表比喻相关的机械主义还原已经丧失了吸引力,勒内·笛卡尔机械主义中对动物和机器的模糊区分,在探照灯下受到了质疑,最后露出一副惊讶的神色:动物身体这种东西究竟怎么可能呢?
“有机体”是什么意思?本书没有沿袭生物学的传统论述,而是试图根据递归与偶然这两个关键概念来分析它,以清楚地理解这个概念的历史和运动。有机的思维方式也敞开了自发生成generatio aequivoca)的问题,即从无机到有机、从预制(preformed)到自组织、从他律到自律的渐进发展。正如康德《判断力批判》中著名的论断所说:“自然中被组织的产物是这样一种东西,在它之中一切都是目的,同样也是手段。”我们甚至可以说,有机体是形而上学体系的模型,也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的机械律和自由的二律背反的解决方法。这种观点经过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等理念论者,又经过怀德海等后来的思想家,影响了“有机主义运动”和控制论(我们称其为机械有机主义),它是作为个体化的个体发生individuation qua ontogenesis)理论的基础。
回过头来,我们可以说,康德目的论判断的概念引起了四种解释。历史学家蒂莫西·勒努瓦(Timothy Lenoir)所说的目的机械主义程序(teleo-mechanist program),涵盖了前两种解释。后两种则对应着我们所说的器官学:一是有机机械主义organic mechanism),其中有机体被看作一种非线性算法,它会产生超出知性把握的复杂性;二是怀疑的生机论suspicious vitalism),因为康德借用了生物学中塑形力(Bildung strieb, formationdrive)的概念;三是有机主义,它强调整体(共同体)与部分之间的交换(相互性);四是器官学,它涉及到生物学和技术的密切联系。不过,这些解释是相互关联的。递归不仅是机械重复;它以回归自身并决定自身的循环运动为特征,每一个运动都有偶然性,偶然性又决定了它的个别性。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螺旋形,它的每一个环形运动都部分地由上一个环形运动决定,之前运动的影响依然作为观念和效果延续着。这幅图景与灵魂相符。所谓灵魂就是为了理解和决定自身而回归自我的能力。它每次离开自己,都在轨迹中将其反思现实化,我们称之为记忆。正是这种体现为差异的额外之物见证了时间的运动,也改变着本身即是时间的存在,从而构成了整体的动力学。每个差异都是一次区分,是时间中的延迟和空间中被区分,一个新的创造。每次反思运动都留下路标似的痕迹;每个痕迹都承载着一个疑问,而答案只能通过运动的全体来解决。这种质疑是一种测试,因为它既可能下跌也可能继续加强,就像曲线上的运动那样。决定其下跌或加强的是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偶然相遇。
递归既是结构性的,也是操作性(operational)的,存在与生成之间的对立通过它被扬弃。扬弃保留了对立的命题(正题和反题),也将它们合并进第三个命题中(合题)。存在被保存为一种动态结构,其运作对即将到来的偶然事件是开放的,这一动态结构是生成。爱利亚学派关于存在的理性主义和伊奥尼亚学派关于生成的生理学的对立,通过这活的形式得以解决,这种形式同时意味着运动和同一。在《蒂迈欧篇》(Timaeus)中,柏拉图第一次通过把灵魂构建为圆圈的形式来解决这一对立。灵魂不断回归自我,这是它存在的必然性。亚里士多德没能理解递归问题,因此他批评柏拉图,认为既然我们思考的过程中有停顿,灵魂就不能是个循环运动。
......


往期推送精选

点击标题即可回顾往期内容



TIPS
如果你不想错过我们每一期的推送可以进入“六点图书”公众号页面点击右上角的省略号将我们“设为星标"
并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支持我们
也欢迎你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六点助手微信,助手会将你拉入“六点图书读者群”第一时间了解新书动态,共同探讨文化思想议题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六点图书—

六点,在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中是省略号,她象征着无限和绝对; 六点,时间上平分钟表盘,不偏不倚,蕴含“时中”之意; 六点,军事术语中即原点,思想的战场风雨变幻,我自岿然不动。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递归与偶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